恒佳財務

財稅快訊

15371816230

咨詢熱線

遞延收益 遞延收益屬于什么科目

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遞延收益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4個相關介紹遞延收益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遞延收益 遞延收益屬于什么科目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1. 什么是遞延收益?
  2. 遞延收益是什么意思?
  3. 什么是遞延收益?
  4. 什么是遞延資產、遞延收益?

什么是遞延收益?

遞延收益是指未確認的收入或者收益。遞延收益分為兩種,一種是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另一種是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

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是指企業取得的,用于構建或以其他方式形成長期資產的政府補助。

遞延收益 遞延收益屬于什么科目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是指除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之外的政府補助,此類補助主要用于補償企業已發生或即將發生的費用或損失,此類補助主要是對期間費用或生產成本的補償,受益期相對較短,所以通常在滿足補助所附條件時計入當期損益或沖減相關資產的賬面價值。

遞延收益是指待確認的收入或收益,也可以說是暫時未確認的收益,它是權責發生制在收益確認上的運用。

遞延收益 遞延收益屬于什么科目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與國際會計準則相比較,在中國會計準則和《企業會計制度》中,遞延收益應用的范圍非常有限,主要體現在租賃準則和收入準則的相關內容中。

遞延收益是指尚待確認的收入或者收益,它是權責發生制在收益確認上的運用。遞延收益包括尚待確認的勞務收入和未實現融資收益等,它在以后期間分期確認收入或收益,該科目期末余額在貸方,反映企業應在以后期間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

遞延收益是什么意思?

遞延收益是指尚待確認的收入或者收益,它是權責發生制在收益確認上的運用。遞延收益包括尚待確認的勞務收入和未實現融資收益等,它在以后期間分期確認收入或收益,該科目期末余額在貸方,反映企業應在以后期間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

什么是遞延收益?

尚待確認的收入或收益

遞延收益是指尚待確認的收入或收益,也是暫時未確認的收益,它是權責發生制在收益確認上的運用。遞延收益包括尚待確認的勞務收入和未實現融資收益等,它在以后期間內分期確認為收入或收益,帶有遞延性質。

什么是遞延資產、遞延收益?

遞延資產,是指本身沒有交換價值,不可轉讓,一經發生就已消耗,但能為企業創造未來收益,并能從未來收益的會計期間抵補的各項支出。

遞延收益是指尚待確認的收入或收益,也可以說是暫時未確認的收益,它是權責發生制在收益確認上的運用。

企業在進行遞延收益處理的時候,應特別注意與此相關的所得稅問題。企業取得國家財政性補貼和其他補貼收入,除國務院、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規定不計入損益者外,應一律并入實際收到該補貼收入年度的應納稅所得額。

根據該規定,按照新企業會計準則的核算要求,企業在以后期間收到政府補助金額,在年度所得稅匯總清算時,符合遞延所得稅負債的確認條件時應確認一項遞延所得稅負債;如果企業在當期收到該政府補助金額。

企業取得的政府補助為非貨幣性資產的,應首先確認一項資產和遞延收益,然后在相關資產的使用壽命內平均分攤遞延收益。需要注意的是,遞延收益的分攤的起點時"相關資產可供使用"時,遞延收益分攤的終點是"資產使用壽命結束或資產被處置時(孰早)",相關資產在使用壽命結束時或結束前被處置(出售、報廢、轉讓等),尚未攤銷的遞延收益應當一次性轉入資產處置當期的收益,不再予以遞延。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遞延收益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遞延收益的4點解答對大家有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