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佳財務

財稅快訊

15371816230

咨詢熱線

存貨會計準則(存貨會計準則主要是規范確認計量記錄報告)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存貨會計準則,以及存貨會計準則主要是規范確認計量記錄報告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存貨會計準則(存貨會計準則主要是規范確認計量記錄報告)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本文目錄一覽:

新準則下存貨跌價準備的會計核算

1、存貨跌價準備的會計分錄當期應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存貨成本-可變現凈值)-存貨跌價準備已有貸方余額結果為正數,即為當期補提;負數則應在已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范圍內轉回。

2、分析:此時甲材料的可變現凈值有所恢復,應沖減甲材料跌價準備為100000-121000=-21000元,但是對甲材料已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為20000元。

存貨會計準則(存貨會計準則主要是規范確認計量記錄報告)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3、企業會計準則規定,資產負債表日,存貨應當按照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孰低計量。存貨成本高于其可變現凈值的,應當計提存貨跌價準備,計入當期損益。

新存貨準則的意義

1、提高當期的會計利潤,但相應地存貨的成本將會有較大的增加,影晌企業的毛利率。取消后進先出法在原材料價格發生較大波動的情況下,對某些公司影響較大。

存貨會計準則(存貨會計準則主要是規范確認計量記錄報告)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2、會計準則是企業會計工作的基礎依據和根本保障,對于企業的發展來說具有重要的意義。合理的會計準則能夠幫助企業長遠發展,有利于企業提高經濟效益和經營效率。

3、新準則與國際會計準則趨同,取消了存貨計價的后進先出法,規定企業應當采用先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或個別計價法確定發出存貨的成本。

4、本文試分析新準則體系中有關存貨會計處理的幾點變化。

5、新準則取消了對商品流通企業存貨采購成本的說明條款,明確規定商品流通企業存貨的采購成本和其他行業企業一致,均包括購買價款、相關稅費、運輸費、裝卸費、保險費以及其他可歸屬于存貨采購成本的費用。允計部分開發費用資本化。

6、在這15項制度當中,2001年年內執行的共有12項,另外3項從2002年開始執行。由于現有的會計制度架構體例清晰、結構完整,互為補充,所以它們對上市公司的影響基本上是共同的,甚至是難以分割的。

新會計準則下存貨的內容

1、存貨成本的內容:存貨成本包括采購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成本。 (1)采購成本,包括購買價款、進口關稅和其他稅費、運輸費、裝卸費、保險費以及其他可歸屬于存貨采購成本的費用。

2、下面列舉各項存貨:已確認為購進但尚未驗收入庫的在途存貨。已入庫但未收到有關結算單據的存貨。已發出但所有權尚未轉移的存貨。委托其他單位代銷或代加工的存貨。

3、后進先出法 后進先出法是一種假設先發出后收到的存貨或先消耗后收到的存貨,并根據這種假設的存貨循環順序對發出的存貨和期末存貨進行估價的方法。

4、存貨包括以下內容:原材料、在產品、產成品、商品、周轉材料。涉及到具體的會計科目一般的企業包括:原材料、物資采購、包裝物、低值易耗品、材料成本差異、庫存商品、存貨跌價準備、生產成本等。

5、可見在新準則下,企業接受委托代銷的商品既可以在“代理業務資產”科目核算,也可以在“受托代銷商品”科目核算。

根據企業會計準則——存貨,企業應當如何對存貨減值進行處理...

1、當存貨高于其可變現凈值時,企業應當按照存貨可變現凈值低于成本的差額做如下分錄:借:資產減值損失—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貸:存貨跌價準備。

2、新會計準則規定資產減值范圍主要是固定資產、無形資產以及除特別規定外的其他資產減值的處理。

3、固定資產在資產負債表日存在可能發生減值的跡象時,其可收回金額低于賬面價值的,企業應當將該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減記至可收回金額,減記的金額確認為減值損失,計入當期損益,同時計提相應的資產減值準備。

4、企業會計準則規定,資產負債表日,存貨應當按照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孰低計量。存貨成本高于其可變現凈值的,應當計提存貨跌價準備,計入當期損益。

5、按《企業會計準則—資產減值》的規定,長期股權投資、采用成本模式進行后續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等發生的資產減值,應根據該準則的要求進行會計處理。

6、《企業會計準則第1號——存貨》第十五條規定,資產負債表日,存貨應當按照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孰低計量,存貨成本高于其可變現凈值的,應當計提存貨跌價準備,計入當期損益。

新會計準則第1號---存貨

第一條 為了規范存貨的確認、計量和相關信息的披露,根據《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制定本準則。第二條 下列各項適用其他相關會計準則:(一)消耗性生物資產,適用《企業會計準則第5號——生物資產》。

與現行存貨準則(2001)和《企業會計制度》相比,《企業會計準則第1號——存貨》(以下簡稱新準則)在內容上的變化不是很大,主要變化體現在不同渠道取得存貨的計量等方面。

我國《企業會計準則第1號一存貨》中規定,資產負債表日,存貨應當按照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孰低計量,對可變現凈值低于存貨成本的差額,應當計提存貨跌價準備,計入當期損益。

【答案】:D 會計規范性文件,是指主管全國會計工作的行政部門即國務院財政部門制定并發布的制度辦法。2006年2月15日發布的《企業會計準則第1號——存貨》等38個具體準則都是以文件形式下發的,因此,屬于會計規范性文件。

政府會計準則第1號存貨中所稱的存貨主要包括材料、產品、包裝物和低值易耗品等,以及未達到固定資產標準的用具、裝具、動植物等。存貨,是指政府會計主體在開展業務活動及其他活動中為耗用或出售而儲存的資產。

淺析存貨的會計處理與披露

1、該事項涉及以下步驟:轉銷已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如果已計提存貨跌價準備,需要轉銷。借記“存貨跌價準備”科目,貸記“資產減值損失”科目。確認處置收入:如果轉讓收入大于存貨成本,需要確認處置收入。

2、信息披露和存貨管理的關系很重要。存貨管理會計信息披露對企業的經營和財務管理具有重要意義,能夠提高企業的信息透明度、合規性、經營決策和財務管理水平以及資金使用效率,有助于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3、第一條 為了規范存貨的確認、計量和相關信息的披露,根據《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制定本準則。第二條 下列各項適用其他相關會計準則:(一)消耗性生物資產,適用《企業會計準則第5號——生物資產》。

關于存貨會計準則和存貨會計準則主要是規范確認計量記錄報告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