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行政事業單位會計準則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3個相關介紹行政事業單位會計準則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行政事業單位怎樣設置會計科?
行政事業單位這樣設置會計科:
1、按照《行政單位會計制度》規定,行政單位應設置下列科目: 資產類:現金;銀行存款;有價證券;暫付款;庫存材料;固定資產。 負債類:應繳預算款;應繳財政專戶款;暫存款。 凈資產類:固定基金;結余。 收入類:撥入經費;預算外資金收入;其他收入。 支出類:經費支出;撥出經費;結轉自籌基建。
2、發生的費用支出計入經費支出。經費支出的明細科目很多。收入應計入撥入經費、預算外資金收入、其他收入。
3、平衡公式:資產+支出=負債+收入+凈資產
行政事業單位房屋維修計入固定資產嗎?
一、依據《事業單位會計制度2013》行政事業單位房屋維修要是否計入固定資產分以下兩情況確定:
1。為增加固定資產使用效能或延長其使用年限而發生的改建、擴建或修繕等后續支出,應當計入固定資產成本,通過“在建工程”科目核算,完工交付使用時轉入本科目。
有關賬務處理參見“在建工程”科目。
2。為維護固定資產的正常使用而發生的日常修理等后續支出,應當計入當期支出但不計入固定資產成本,借記“事業支出”、“經營支出”等科目,貸記“財政補助收入”、“零余額賬戶用款額度”、“銀行存款”等科目。
二、事業單位固定資產,指事業單位持有的使用年限超過1年(不含1年)、單位價值在1000元以上(其中,專用設備單位價值在1500元以上),并在使用過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質形態的資產。單位價值雖未達到規定標準,但使用期限超過1年(不含1年)的大批同類物資,作為固定資產核算和管理。
新政府會計制度下怎么區分業務活動費用和單位管理費用,分別包含哪些?
新政府會計制度下,
1、第5001號科目《業務活動費用》 核算單位為實現其職能目標,依法履職或開展專業業務活動及其輔助活動所發生的各項費用。
核算內容包括:(1)為履職或開展業務活動人員計提的薪酬;(2)為履職或開展業務活動發生的外部人員勞務費;(3)為履職或開展業務活動領用庫存物品,以及動用發出相關政府儲備物資;(4)為履職或開展業務活動所使用的固定資產、無形資產以及為所控制的公共基礎設施、保障性住房計提的折舊、攤銷;(5)為履職或開展業務活動發生的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費附加、車船稅、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等;(6)為履職或開展業務活動發生其他各項費用;(7)按照規定從收入中提取專用基金并計入費用。
2、第5101 號科目《單位管理費用》核算事業單位本級行政及后勤管理部門開展管理活動發生的各項費用,包括單位行政及后勤管理部門發生的人員經費、公用經費、資產折舊(攤銷)等費用,以及由單位統一負擔的離退休人員經費、工會經費、訴訟費、中介費等。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行政事業單位會計準則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行政事業單位會計準則的3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