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薪酬預算的作用?
1,成為企業進行薪酬管理的依據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進行薪酬管理,對上一財年以及過往已有的薪酬制度如何進行調整,如何才能更好地激勵不同崗位上的員工,同樣應事先作好計劃和規定。薪酬預算即可以通過對不同員工群體及不同員工薪酬構成、各部分的比重和高低水平等所作的衡量和預測,達到薪酬激勵最大化的效果,同時也是企業下一財年進行薪酬分配、發放及管理的依據。
2.合理控制員工流動率,同時降低企業的勞動力成本
和所有的交換一樣,發生在企業和員工之間就勞動力和薪酬所進行的交換也要遵循經濟學中最基本的規律:雙方都想在提供最小投入的情況下從對方身上獲得最大的產出。具體到企業方面當從員工方面得到的收益逐漸增多的時候,企業在購買勞動力時需要支付的成本也在逐漸上升。因此,在企業勞動力成本的變動過程中,一定會出現能夠滿足企業的邊際勞動力成本等于它所獲得的邊際勞動力收益,即達到所謂的均衡狀態的一點。而薪酬預算最為重要的目標就在于找到這一均衡點,以實現勞動力成本和企業收益之間的平衡,保證企業所有者的收益最大化目標能夠得以實現。
3.有效影響員工的行為
具體說來,薪酬預算能夠施加影響的員工行為主要包括兩個方面,即員工的流動率和他們的績效表現。
(1)員工的流動率受到雇傭關系中諸多因素的影響,而薪酬水平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影響因素。企業期望與大多數員工建立起長期而穩定的雇傭關系,以充分利用組織的人力資源儲備,并節約在招募、篩選、培訓和解雇方面所支出的費用;而員工通常會要求得到至少等于、最好超過其自身貢獻的回報,否則就有可能會終止與企業的雇傭關系。鑒于此,企業在進行薪酬預算的時候,必須考慮如何才能有效地控制勞動力成本,同時還能保持一個較合理的員工流動率。
(2)員工的績效表現對于企業而言也至關重要。為促使員工表現出優良的績效,一種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直接把績效要求與特定崗位結合在一起,員工在與企業建立起雇傭關系的同時就已經明確了其需要達到的績效標準。從薪酬預算的角度來說,如果企業在績效薪酬或者浮動薪酬方面增加預算,而在基本薪酬的增長方面注意控制預算的增長幅度,然后再根據員工的績效表現提供獎勵,那么,員工們必將會重視自身職責的履行以及有效業績的達成,而不是追求崗位的晉升或者是加薪方面的盲目攀比。
年度預算的目的和意義?
1.
強迫計劃。預算迫使管理層向前看,制定詳細的計劃來實現每個部門、每項業務甚至每個經理的目標并預計將會出現的問題。
2.
交流思想和計劃。預算是一個正式的系統,這個系統確保計劃涉及的每個人意識到自己應該做的事情。溝通可能是單向的,如經理給部下布置任務...
3.
協調活動。需要整合不同部門的活動,以確保向著共同目標一起努力。這意味著協調是很難實現的。例如,采購部應立足于生產要求編制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