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佳財務

財稅快訊

15371816230

咨詢熱線

成本法和權益法

成本法與權益法計算沒有區別?

有區別。

成本法和權益法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成本法是指長期股權投資的價值通常按初始投資成本計量,除追加或收回投資外,一般不對“長期股權投資”賬面價值進行調整的一種處理方法。被投資企業所有者權益變動時,投資企業賬面價值不予調整。適用范圍:投資方能夠對被投資方實施控制;該投資在活躍市場中沒有報價、公允價值不能可靠計量等。

權益法是指長期股權投資最初以投資成本計量,以后則要根據投資方應享有被投資方所有者權益份額的變動,對“長期股權投資”賬面價值進行相應調整的一種會計處理方法。被投資企業所有者權益變動時,投資企業賬面價值按比例相應調整。適用范圍:投資方對被投資方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

成本法和權益法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長期股權投資的成本法和權益法到底如何區別?

長期股權投資是指投資單位對被投資單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和重大影響的權益投資,即對子公司的權益投資、對合營企業的權益投資、對聯營企業的權益投資。

其中,對子公司的權益投資應采用成本法核算,對合營企業和聯營企業的股權投資應采用權益法核算。

會計中權益法和成本法的區別?

權益法和成本法的區別主要在于:適用的范圍不同、核算的方法不同。

成本法的適用范圍:

企業的長期股權投資,應當根據不同情況,分別采用成本法或權益法核算;企業對被投資單位無控制、無共同控制且無重大影響的,長期股權投資應當采用成本法核算。企業對其他單位的投資占該單位有表決權資本總額20%以下,或對其他單位的投資雖占該單位有表決權資本總額20%或20%以上,但不具有重大影響的,應當采用成本法核算。

權益法的適用范圍:

企業對被投資單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的,長期股權投資應當采用權益法核算。通常情況下,企業對其他單位的投資占該單位有表決權資本總額的20%或20%以上,或雖投資不足20%但具有重大影響的,應當采用權益法核算。

成本法的核算方法

除追加投資、將應分得的現金股利或利潤轉為投資或收回投資外,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一般應當保持不變。被投資單位宣告分派的利潤或現金股利,作為當期投資收益。企業確認的投資收益,僅限于所獲得的被投資單位在接受投資后產生的累積凈利潤的分配額,所獲得的被投資單位宣告分派的利潤或現金股利超過上述數額的部分,作為初始投資成本的收回,沖減投資的賬面價值。

成本法可以簡單理解成是收付實現制,不管其是盈利還是虧損,被投資企業宣告發股利的時候才確認投資收益。

成本法下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除非增加或減少了投資,不然一般不會調整。

權益法對應地可以理解成是權責發生制,只要被投資企業年終有了利潤,不管其分不分,都按照我享有的份額按比例確認投資收益,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當然如果和聯營、合營企業有內部交易的話還要抵消。

權益法和成本法的區別有哪些?

1、區別之一權益法和成本法的適用范圍不同。

從具體的適用場景上來看,權益法所適應的是長期股權投資核算的聯營企業和合營企業,通常情況下,這些企業占股的比重在20%到50%之間。

而成本法比較適用的則是完全控制的企業,或者是公司的子公司,通常情況下,適用的股份占比達到了50%以上。

2、區別之二權益法和成本法對投資收益的處理方法明顯不同。

我們可以簡單把權益法的投資收益處理方法稱之為權責發生制,因為只有當企業在年終有了利潤之后,才能夠按照所占有的企業份額情況來確定投資收益。

我們也可以把成本法當作是一種收付實現制,因為只有當被投資企業宣告發放股利的時候,才能夠確定投資收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