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佳財務

財稅快訊

15371816230

咨詢熱線

遞延所得稅費用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遞延收益?

遞延收益是指未確認的收入或者收益。遞延收益分為兩種,一種是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另一種是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

遞延所得稅費用是什么意思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是指企業取得的,用于構建或以其他方式形成長期資產的政府補助。

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是指除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之外的政府補助,此類補助主要用于補償企業已發生或即將發生的費用或損失,此類補助主要是對期間費用或生產成本的補償,受益期相對較短,所以通常在滿足補助所附條件時計入當期損益或沖減相關資產的賬面價值。

遞延所得稅費用是什么意思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遞延收益是指待確認的收入或收益,也可以說是暫時未確認的收益,它是權責發生制在收益確認上的運用。

與國際會計準則相比較,在中國會計準則和《企業會計制度》中,遞延收益應用的范圍非常有限,主要體現在租賃準則和收入準則的相關內容中。

遞延收益是指尚待確認的收入或者收益,它是權責發生制在收益確認上的運用。遞延收益包括尚待確認的勞務收入和未實現融資收益等,它在以后期間分期確認收入或收益,該科目期末余額在貸方,反映企業應在以后期間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

什么情況下計提遞延所得稅?

理論上講,任何公司都可能計提遞延所得稅。產生遞延所得稅的原因是會計準則的相關規定與現行稅法的規定不一致而造成的計稅基礎不一,從而產生臨時性差異和永久性差異,根據所得稅會計的核算方法,需要計提遞延所得稅。這些說起來比較復雜,舉幾個簡單的例子:

1、某些企業采用加速折舊,而稅法不允許該企業加速折舊,則多提的折舊使資產的計稅基礎產生差異,需要計提遞延所得稅資產;

2、稅法規定某些無形資產開發可以在開發支出當期加計扣除,而會計準則是按一定年限攤銷,從而需要計提遞延所得稅負債;

3、某些情況企業需要計提預計負債(如預提售后服務費用),而稅法規定在費用實際發生的時候才能稅前扣除,從而產生計稅差異,需要計提遞延所得稅資產。還有一些例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