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舊與攤銷的概念請通俗回答?
一般是:攤銷是將待攤費用(或長期待攤費用,下同),按照收益期分期計入成本或費用;折舊是將固定資產的各期損耗,分期計入成本或費用。
攤銷的對象是待攤費用,如一次性付一年房租,需要分12個月攤入成本,每月將1/12的費用計入成本,就稱為攤銷;
折舊的對象是固定資產,如一部汽車價值12萬元,預計使用10年,每年折舊額1.2萬元,月折舊額0.1萬元,每月計入成本0.1萬元,就成為折舊。請參考
累計折舊和累計攤銷區別?
累計折舊和累計攤銷有六大不同
1.二者核算的對象不同
累計折舊科目用于核算行政單位固定資產、公共基礎設施計提的累計折舊。
累計攤銷科目則用于核算行政單位無形資產計提的累計攤銷。
2.設置的明細科目不同
累計折舊科目要求應當按照固定資產、公共基礎設施的類別、項目等進行明細核算。占有公共基礎設施的行政單位,應當在本科目下設置固定資產累計折舊和公共基礎設施累計折舊兩個一級明細科目,分別核算對固定資產和公共基礎設施計提的折舊。
累計攤銷科目則要求應當按照無形資產的類別、項目等進行明細核算。
3.二者計提范圍的不同
累計折舊科目明確要求行政單位對下列固定資產不計提折舊:文物及陳列品;圖書、檔案;動植物;以名義金額入賬的固定資產;境外行政單位持有的能夠與房屋及構筑物區分、擁有所有權的土地。
累計攤銷科目則要求行政單位應當對無形資產進行攤銷,以名義金額計量的無形資產除外。
4.二者折舊攤銷年限的計算方法不同
累計折舊科目要求行政單位應當根據固定資產、公共基礎設施的性質和實際使用情況,合理確定其折舊年限。省級以上財政部門、主管部門對行政單位固定資產、公共基礎設施折舊年限作出規定的,從其規定
5.二者計提的方法不同
累計折舊科目要求行政單位一般應當采用年限平均法或工作量法計提固定資產、公共基礎設施折舊。
累計攤銷科目則要求行政單位應當采用年限平均法計提無形資產攤銷。
6.計提的起止時間不同
累計折舊科目要求行政單位一般應當按月計提固定資產、公共基礎設施折舊。當月增加的固定資產、公共基礎設施,當月不計提折舊,從下月起計提折舊;當月減少的固定資產、公共基礎設施,當月計提折舊,從下月起不計提折舊。
累計攤銷科目則要求行政單位應當自無形資產取得當月起,按月計提攤銷;無形資產減少的當月,不再計提攤銷。
累計折舊是指企業在固定資產會計核算中,按照責權發生原則進行的計提固定資產折舊的一種會計核算方法,每月提取的固定資產折舊計入成本,將提取的折舊放在一起反映累計提取折舊多少的會計科目。
而累計攤銷是指,企業為生產經營活動,一次性支出的費用,需要在以后年度中,進行分攤的一種會計處理方式,累計攤銷就是一共攤銷的總額的反映。
累計折舊與累計攤銷的區別:累計折舊是固定資產的備抵科目,固定資產在購買的下個月提折舊時,在貸方會使用到這個科目。而累計攤銷是無形資產的備抵科目,在無形資產攤銷時,會在貸方使用這個科目。
累計折舊是固定資產的備抵科目 累計攤銷是無形資產的備抵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