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佳財務

財稅快訊

15371816230

咨詢熱線

目標利潤的計算公式

目標利潤率計算公式?

目標利潤定價法的計算公式為:

目標利潤的計算公式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產品出廠價格=[(單位變動成本+單位固定成本)/(1-銷售稅率)]+[目標利潤/(預計銷售量×(1-銷售稅率)]

目標利潤=(單位變動成本+單位固定成本)×預計銷售量×成本利潤率

目標利潤的計算公式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產品出廠價格=[(單位單位變動成本+單位固定成本)×(1+成本利潤率)]/(1-銷售稅率)

目標利潤定價法與“成本加成定價法”是有區別的。差別在于“成本加成定價法”公式中的成本只是制造成本,不包括期間費用;而“目標利潤定價法”公式中的成本包括制造成本和期間費用。相應地,兩個公式中的“成本利潤率”也有所不同。

目標利潤率是剩余價值與全部預付資本的比率,也是剩余價值率的轉化形式,以p`代表利潤率,C代表全部預付資本,利潤率為p`=m/C=m/(c+v)。

目標利潤率反映企業一定時期利潤水平的相對指標。[1]利潤率指標既可考核企業利潤計劃的完成情況,又可比較各企業之間和不同時期的經營管理水平,提高經濟效益。

定價、利潤和成本的公式各是什么?

目標利潤率定價法的要點是使產品的售價能保證企業達到預期的目標利潤率。

企業根據總成本和估計的總銷售量,確定期望達到的目標收益率,然后推算價格。這種定價方法需要運用收支平衡圖”。目標利潤定價法的公式 目標利潤定價法的計算公式為: 產品出廠價格=[(單位變動成本+單位固定成本)/(1-銷售稅率)]+[目標利潤/(預計銷售量×(1-銷售稅率)] 目標利潤=(單位變動成本+單位固定成本)×預計銷售量×成本利潤率 產品出廠價格=[(單位單位變動成本+單位固定成本)×(1+成本利潤率)]/(1-銷售稅率) 目標利潤定價法與“成本加成定價法”是有區別的。差別在于“成本加成定價法”公式中的成本只是制造成本,不包括期間費用;而“目標利潤定價法”公式中的成本包括制造成本和期間費用。相應地,兩個公式中的“成本利潤率”也有所不同。

答定價=成本十利潤,是已知進貨成本加上預期利潤制定價格。

利潤=售價一成本,是售價一成本后的差額為利潤。

成本=售價一利潤。售價一去利潤即為成本。售價,成本,利潤三個指標知道其中兩個就可以計算另外一個,三者是相互聯系的,指標?;卮鹜瓿?。

利潤虧損的完成率怎么計算?

售價-成本價=利潤 總收入-成本價=利潤 利潤完成率=實際利潤/目標利潤。

例如:如果計劃利潤是1000,實際利潤是-150,利潤完成率為:-150/1000*100%=-15%;如果計劃利潤-160,實際利潤是1500,利潤完成率為:1500+160/160*100%=1037.5%

盈虧平衡點計算口訣?

盈虧平衡點(Break Even Point,簡稱BEP)又稱零利潤點、保本點、盈虧臨界點、損益分歧點、收益轉折點。通常是指全部銷售收入 等于全部成本時(銷售收入線與總成本線的交點)的產量。以盈虧平衡點的界限,當銷售收入高于盈虧平衡點時企業盈利,反之,企業就虧損。盈虧平衡點可以用銷售量來表示,即盈虧平衡點的銷售量;也可以用銷售額來表示,即盈虧平衡點的銷售額。

盈虧平衡點的計算公式

假定利潤為零和利潤為目標利潤時,先分別測算原材料保本采購價格和保利采購價格;再分別測算產品保本銷售價格和保利銷售價格。

盈虧平衡點的計算公式:BEP=Cf/(p-cu-tu)

其中:BEP----盈虧平衡點時的產銷量

Cf-------固定成本

P--------單位產品銷售價格

Cu-------單位產品變動成本

Tu-------單位產品營業稅金及附加

由于單位產品稅金及附加常常是單位產品銷售價格與營業稅及附加稅率的乘積,因此公式可以表示為:BEP=Cf/(p(1-r)-cu)

r-----營業稅金及附加的稅率

按實物單位計算:盈虧平衡點=固定成本/(單位產品銷售收入-單位產品變動成本)

按金額計算:盈虧平衡點=固定成本/(1-變動成本/銷售收入)=固定成本/貢獻毛率

相關文章